使徒行传第1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【徒一1】「提阿非罗啊,我已经作了前书,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,」

【徒一2】「直到祂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,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。」

【徒一3】「祂受害之后,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,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,讲说神国的事。」

  • 1-11节是本书的序言,与路一1-4的序言平行。
  • 「提阿非罗」(1节)这个名字的意思是「神的朋友」,他很可能是一位愿意赞助刊行本书的人,住在犹太地之外。
  • 「前书」(1节)指《路加福音》。「前书」的内容,是「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,直到祂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,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」(1-2节)。而本书的内容则是接续「前书」,记录同一位主角耶稣在祂「被接上升的日子」之后,继续「所行所教训的」。教会的崇拜并不是为了纪念去世的圣人,而是面对活着的基督;主耶稣的工作并没有在《路加福音》之后结束,而是在《使徒行传》里继续进行,直到今日。
  • 主耶稣不只是在《路加福音》里曾经「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」(约二十22),在《使徒行传》、甚至整本新约里,都很难把圣灵的工作与基督的工作截然分开(二47;五12)。实际上,我们也不必多此一举(约十四26-27;十六13-15),因为圣灵的降临正是照着主耶稣的应许:「我就常与你们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」(太二十八20),又说:「我要求父,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,祂永远与你们同在,就是真理的圣灵」(约十四16-17),「祂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」(约十六14)。因此,《使徒行传》的内容,既是圣灵带领初期教会拓展神国的过程,也是主耶稣借着圣灵、透过祂的身体教会、继续祂「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」。
  • 「使徒」(2节)的意思是「使者、被差遣者」,他们是被主耶稣呼召、授权、差遣的代表,靠着圣灵的带领和能力,在地上传神国的福音、作复活的见证(8节)。「使徒」最初特指主耶稣所选召的十二门徒(太十2;可六30;路六13),后来保罗和巴拿巴(十四4、14)、主的兄弟雅各(加一19)也被称为使徒。彼得是十二使徒的代表,而保罗是奉差遣作外邦的使徒。
  • 主耶稣复活以后,「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,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」(3节),表明使徒的经历并非个别、少数几次的幻觉或冲动,而是证据确凿、无可置疑的。虽然许多门徒起初不敢相信(路二十四11),但后来却不得不信(路二十四36-44)。基督的复活,是基督徒信仰的根基,「基督若没有复活,你们的信便是徒然,你们仍在罪里」(林前十五17)。因此,撒但千方百计地想抹杀复活的事实(太二十八12-13),主耶稣却用「四十天之久」显明复活的事实,「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」(十七31)。主耶稣开始事奉的时候,「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」(路四1);结束事奉的时候,又用「四十天之久」向门徒显现。两个「四十天」,都是为了败坏仇敌的工作。
  • 根据全本新约记载,主耶稣复活以后向门徒显现的详情依次如下:
    1. 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(约二十一11-18;可十六9-11);
    2. 向别的妇女们显现(太二十八9-10);
    3. 向前往以马忤斯的两个门徒显现(可十六12-13;路二十四13-35);
    4. 向西门·彼得显现(路二十四34;林前十五5);
    5. 向多马以外的十个使徒显现(约二十19-23;路二十四36-43);
    6. 向十一个使徒显现(约二十24-29;可十六14);
    7. 在加利利显现(太二十八16-20),可能在那里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(林前十五6);
    8. 在提比哩亚海边显现(约二十一1-23节);
    9. 四十天之久多次多方显现(徒一3);
    10. 以后显给雅各看,再显给众使徒看(徒一3;林前十五6-7);
    11. 在橄榄山升天前显现(路二十四50-51;徒一6-12);
    12. 最后,向使徒保罗显现(徒九4;林前十五8)。
  • 「神国」(3节),指神掌权作王的地方(申三十三5;赛三十三22,五十二7;番三15),可以指有国土、人民、政权的有形国度(赛二十四23),也可以指神施行权柄的无形国度(路十七20-21)。新约时代的犹太人担心妄称神的名而触犯十诫(出二十7),所以尽量避免直呼神的名,就用「天国」来代替「神国」。因此,面向犹太读者的《马太福音》就用「天国」(太三2)来称呼「神国」。
  • 在这四十天里,主耶稣教导的主题是「神国的事」(3节)。祂在地上三年半的事奉,目的就是宣讲「神国的事」(路四43;八1;路九2、11、60);而祂复活之后,「神国的事」就更加全备清晰。因此,圣灵带领基督的身体教会作主的见证(8节),主题也是「神国的事」(八12;十九8;二十25;二十八23、31),以「神国的事」(3节)开始、以「神国的道」(二十八31)结束。今天,我们宣教的目的不是改善社会、提升道德,叫人在地上过得更轻松一点,而是要叫人「丰丰富富地得以进入我们主——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」(彼后一11)。「神国的事」中最重要的内容,就是「主耶稣基督的事」(二十八31)。

【徒一4】「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,嘱咐他们说:『不要离开耶路撒冷,要等候父所应许的,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。」

【徒一5】「约翰是用水施洗,但不多几日,你们要受圣灵的洗。』」

  • 「不要离开耶路撒冷,要等候父所应许的」(4节),这句话说出了传福音的人当具备的两大条件:
    1. 顺服:主耶稣要门徒等候,但却没有说要等候多久。此时,让这些加利利的门徒(11节)「不要离开耶路撒冷」,意味着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(约二十19),需要完全的顺服。因此,一个传福音的人,首先必须是一个完全顺服主的人。
    2. 等候:主耶稣一面吩咐「你们要去」(太二十八19),一面吩咐「要等候」。因此,凡是不肯「等候」的人,就不配为主「去」。「去」是主的托付,「等候」是主的预备(赛四十31),两个命令缺一不可。不认识福音的人,以为「去」才是传福音;而认识福音的人,知道「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」(罗一16),传福音乃是「与神同工」(林前三9),所以必须「等候」神的时间、「等候」圣灵的能力、「等候」主自己动工。
  • 主耶稣在复活之后,先让门徒回加利利见祂(可十六7),现在又带领门徒回到耶路撒冷东郊的橄榄山(路二十四50-51)。因为耶路撒冷是神选择要立祂名(王上十一36)、并且赐下圣灵的地方,主耶稣在这里被人弃绝,神却要在这里「重新修造大卫倒塌的帐幕」(十五16;摩九11)、见证基督在荣耀中升天。
  • 「父所应许的」,指旧约反复预言的圣灵浇灌(二16-18;珥二28-29;赛三十二15;四十四3;结三十六27;三十七14;三十九29),目的是为了让门徒们能「得着能力」(8节)、作主的见证。
  • 「约翰是用水施洗,但不多几日,你们要受圣灵的洗」(5节),这是引用施洗约翰的话:「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,祂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」(可一8)。
    • 「不多几日」,指五旬节。从主耶稣复活的初熟节(利二十三11)到圣灵降临的五旬节(二1;利二十三16),一共有五十日;现在已经过了「四十天之久」,还要再等十日。
    • 「约翰是用水施洗」,目的是表示悔改。洗礼原来是外邦人加入犹太教的洁净仪式,但约翰却呼召犹太人出来接受洗礼,是要百姓把自己当作不洁净的外邦人,借着洗礼的仪式重新「悔改归向神」(二十六20)、「使罪得赦」(路三3)。
    • 「你们要受圣灵的洗」(5节),目的是「领受从上头来的能力」(路二十四49),也可译为「你们要在圣灵里受洗」(和合本修订版),又被形容为「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」(二4)。
  • 圣灵充满与圣灵内住(约二十22;林前六19)不同:
    1. 圣灵内住,目的是要让人得着神儿子的生命(加四6;五22-23),带来的是内心的改变(罗八9、11)。圣灵在人重生的时候一次内住、永不离开(弗一13-14;林后一22)。
    2. 圣灵充满,目的是要使人得着作见证的能力(8节),可能会带来外面的表现(二4;十44-45;十一15;十九6)。根据事奉的需要,可能会发生许多次(二4;四8;七55;九17;十三9)。

【徒一6】「他们聚集的时候,问耶稣说:『主啊,祢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?』」

【徒一7】「耶稣对他们说:『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、日期,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。」

【徒一8】「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,你们就必得着能力,并要在耶路撒冷、犹太全地,和撒马利亚,直到地极,作我的见证。』」

  • 「他们聚集的时候」(6节),原文是「所以,他们聚集的时候」(英文ESV译本),表明门徒们的问题,与主耶稣的嘱咐(4-5节)有关。主耶稣复活后的四十天里,一直在「讲说神国的事」(3节)。旧约的众先知总是把神的国和神的灵联系在一起,预言当神建立弥赛亚的国度的时候,将把祂的灵浇灌下来(珥二28-32;赛三十二15-20;结三十六27-28),作为国度的标志和祝福。因此,当主耶稣预告「不多几日,你们要受圣灵的洗」(5节)时,门徒们自然以为「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」(6节)了。
  • 主耶稣并没否定将要「复兴以色列国」,但属灵的「神国」比地上的「以色列国」更大,而且「那日子,那时辰,没有人知道,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,子也不知道,惟独父知道」(太二十四36)。因此,主耶稣并没有告诉门徒复兴的日期,而是告诉他们复兴的道路。门徒不必去计算、推测「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、日期」(7节),而应当等候「圣灵降临」(8节),好「得着能力」(8节),靠着圣灵在全地作主复活的「见证」(8节),为国度在地上的显现铺路。这也是基督再来之前,教会和每一个信徒在地上的大使命。
  • 「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,你们就必得着能力,并要在耶路撒冷、犹太全地,和撒马利亚,直到地极,作我的见证」(8节),这正是《使徒行传》记录历史事件的顺序:首先是圣灵降临(二章),然后是福音从耶路撒冷开始(二章起),接着传到犹太全地和撒马利亚(八、九章),最后遍及罗马帝国(十至二十八章)。
    1. 「耶路撒冷」是罗马犹太行省的首府,犹太行省从南到北依次是:以土买、犹太地和撒马利亚。
    2. 「犹太全地」位于犹太行省的中部、耶路撒冷的周围,居民主要是犹太人。
    3. 「撒马利亚」位于犹太行省的北部、犹太地和加利利之间,主要居民是与犹太人有血缘关系的撒马利亚人。
    4. 「地极」原文是单数,前面有冠词,可能指西班牙,代指罗马帝国全境。当时罗马帝国南方的尽头是衣索匹亚(八27),西方的尽头是西班牙(罗十五23)。
  • 「你们就必得着能力」,这是初期教会得胜的关键。国度的扩展,既不是因为人的宣教热情、也不是由于人的组织才干,而是倚靠圣灵的带领和能力。这能力使门徒不但能用口来传讲神国的道,更是用生活「见证」基督的复活。这种能力大到一个地步,人若与门徒相处久了,就会不得不作起基督徒来(十六34;二十六27-28;腓一13)。
使徒时代福音传播的范围

上图:使徒时代福音传播的范围。

【徒一9】「说了这话,他们正看的时候,祂就被取上升,有一朵云彩把祂接去,便看不见祂了。」

【徒一10】「当祂往上去,他们定睛望天的时候,忽然有两个人身穿白衣,站在旁边,说:」

【徒一11】「『加利利人哪,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?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,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,祂还要怎样来。』」

  • 「云彩」(9节)象征神的荣耀(出四十34;王上八10-11;太十七5;启十一12)。主耶稣本来可以忽然消失(路二十四31),但祂却选择在众人的注视和见证下「被取上升,有一朵云彩把祂接去」(9节)。因为亲眼看见祂升天,门徒们才能在以后看不见主的日子里,确信主常与自己同在(太二十八20)。这个特别的仪式,让门徒们形象地看到:
    1. 主耶稣的道成肉身不是临时的、短暂的,祂带着人子的身体升到天上,「往父那里去」(约十四12)、「坐在神权能的右边」(路二十二69),将来还要带着「人子」的身体再来(启一13),因为「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,祂还要怎样来」(11节)。
    2. 主耶稣带着人子的身体「被取上升」,作为「初熟的果子」(林前十五23)献给神。因此,「那些属基督的」(林前十五23)人也可以到天上去,不是倚靠巴别塔(创十一4),而是借着人子耶稣(约一51)。因为神所要得着的不是一个人子,而是「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」(来二10)。
    3. 这是一个结束。门徒们形象地看到「神将祂升为至高」(腓二9),「叫祂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」(弗一20)、「也替我们祈求」(罗八34),祂的国度超越了地上的一切国度。因此,今后他们将在信心里仰望从天上掌管教会的基督,倚靠圣灵在地上事奉,相信主耶稣「升上高天的时候,掳掠了仇敌,将各样的恩赐赏给人」(弗四8)。
    4. 这又是一个开始。门徒们并没有带着破碎的心灵离去,而是「大大地欢喜」(路二十四52),正如天使一开始所报告的:「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,是关乎万民的」(路二10)。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天上有了一位最好的「朋友」(约十五15)、为自己预备了地方(约十四2),所以无论是生是死,「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;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」(罗八39)。因此,他们将勇敢地「在耶路撒冷、犹太全地,和撒马利亚,直到地极」(8节)见证这个大喜的信息,去做比主在耶路撒冷所做的「更大的事」(约十四12;西一24),让万人「虽然没有见过祂,却是爱祂;如今虽不得看见,却因信祂就有说不出来、满有荣光的大喜乐」(彼前一8)。
  • 「定睛望天」(10节),表示门徒们惊奇万分、恋恋不舍,期待着主耶稣再度出现,或者有其他事情发生。
  • 「两个人身穿白衣」(10节),是为主耶稣升天作见证的天使。
  • 「加利利人」(11节),指在场见证耶稣升天的加利利门徒。除了卖主的犹大是加略人(太十4),其他十一位使徒都是「加利利人」。
  • 天使提醒门徒不应该「站着望天」(11节),而应该回去等候圣灵(4节)。因为「福音必须先传给万民」(可十三10),主耶稣才会再来。复活成就了救恩(路二十四46),而升天是向万民施行救恩的开始(路二十四47)。
  • 「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,你们见祂怎样往天上去,祂还要怎样来」(11节),表明当主再来的时候,情形将与祂升天时类似:
    1. 祂从橄榄山升天,再来时,「祂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」(亚十四4);
    2. 祂升天时有目共睹,再来时,地上的万族也「要看见人子」(太二十四30);
    3. 祂升天时被云彩接去,再来时也将「驾着天上的云降临」(太二十六64)。
    4. 祂升天时带着「人子」的身体,再来时也要带着「人子」(路二十一27)的身体。
  • 主耶稣曾对门徒说:「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;我若不去,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;我若去,就差祂来」(约十六7)。因为只有祂的身体升上高天,才能不受身体的限制,在圣灵里无所不在地重新回来(约十四18),不但常与所有的门徒同在(太二十八20)、也住在所有门徒的心中(约十四17),在祂的身体教会里,继续施行祂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、在地上拓展神的国度。

【徒一12】「有一座山,名叫橄榄山,离耶路撒冷不远,约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。当下,门徒从那里回耶路撒冷去,」

【徒一13】「进了城,就上了所住的一间楼房;在那里有彼得、约翰、雅各、安得烈、腓力、多马、巴多罗买、马太、亚勒腓的儿子雅各、奋锐党的西门,和雅各的儿子(或译:兄弟)犹大。」

【徒一14】「这些人同着几个妇人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,并耶稣的弟兄,都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。」

  • 12-26节的主题是「人的预备」,与路一15-三20「神的预备」平行。
  • 「橄榄山」(12节)位于耶路撒冷城东门外,就是主耶稣升天的地方。犹太口传律法规定,安息日不可走远路,并根据民三十五5解释出十六29,算出「安息日可走的路程」(12节)是二千肘。
  • 「楼房」(13节)原文前有定冠词,表明它在使徒们心中是独特的,很可能就是最后晚餐的楼房(可十四15),可能是马可的家,初期教会经常在这楼房里聚会(十二12),被称为「马可楼 Cenacle」。
  • 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」(14节)也和门徒们一起祷告,而不是像天主教认为的能接受或转达信徒的祈祷。这是新约圣经最后一次提到马利亚的地方。
  • 「耶稣的弟兄」(14节),原文是复数,指主耶稣的肉身弟兄们。他们从前不信祂(约七5),现在却都归信了祂,其中雅各和犹大更是成了教会的领袖(十五13-21;加二9;犹1)。这是耶稣复活的重要证据。
  • 「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」(14节),「祷告」原文前面有定冠词,表明这个祷告的目的是为了「等候父所应许的」(4节)。「等候」圣灵降临的正确态度就是祷告,在祷告中等候神的时间和话语,在祷告等候中开始了基督的身体、新约的教会。

上图:在耶路撒冷圣殿山东望橄榄山。

【徒一15】「那时,有许多人聚会,约有一百二十名,彼得就在弟兄中间站起来,说:」

【徒一16】「『弟兄们!圣灵借大卫的口,在圣经上预言领人捉拿耶稣的犹大,这话是必须应验的。」

【徒一17】「他本来列在我们数中,并且在使徒的职任上得了一分。」

【徒一18】「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,以后身子仆倒,肚腹崩裂,肠子都流出来。」

【徒一19】「住在耶路撒冷的众人都知道这事,所以按着他们那里的话给那块田起名叫亚革大马,就是“血田”的意思。」

【徒一20】「因为诗篇上写着,说:愿他的住处变为荒场,无人在内居住;又说:愿别人得他的职分。」

【徒一21】「所以,主耶稣在我们中间始终出入的时候,」

【徒一22】「就是从约翰施洗起,直到主离开我们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,必须从那常与我们作伴的人中立一位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。』」

  • 当时的门徒至少有五百多位(林前十五6),在楼上祷告的「约有一百二十名」(15节),只是其中的一部分。
  • 「彼得就在弟兄中间站起来」(15节),表明他已经成为十一使徒的领袖。
  • 「圣灵借大卫的口」(16节),指大卫所作的诗:「连我知己的朋友,我所倚靠、吃过我饭的也用脚踢我」(诗四十一9),主耶稣在最后晚餐时引用过此诗(约十三18)。
  • 「职任 ministry」(17节),原文的意思是「服事」(林前十六15),与「位分 ministry」(25节)是同一个词,又被译为「职事」(二十24)、「执事」(罗十二7)。
  • 「职分 office」(20节),原文的意思是「任务、眷顾」。
  • 「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」(18节),实际上是由祭司长们用犹大卖主的工价代买的(太二十七3-10)。犹大是吊死的(太二十七5),大概因为绳子断裂导致身子跌下崩裂。
  • 「亚革大马」(19节)是亚兰文「血田」(19节)的希腊文音译,位置不详,传统认为是在耶路撒冷城东南欣嫩子谷和汲沦谷连接的地方。
  • 「愿他的住处变为荒场,无人在内居住」(20节),引自诗六十九25;「愿别人得他的职分」(20节),引自诗一百零九8。彼得引用这两句诗篇,是运用希勒尔长老(Hillel the Elder,主前110年-主后10年)的「由轻及重 Qal vaHomer」的解经原则——即如果律法适用于较轻、较小的情况,就可以推断它也适用于更重、更大的情况(民十二14)。因此,如果攻击义人的恶人要受此惩罚,这个原则岂不更可以应用于出卖基督的犹大身上吗?主耶稣和使徒都经常使用这种原则来解经或辩论(路十一13;太七9-11;十二2-6、11-12;罗五10、15-21;林前九9-10;来二2-3;犹4-9)。
  • 从约翰施洗起,一直到主耶稣升天,都常与主耶稣作伴,这是与十一使徒「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」(22节)的基本条件。因此,十二使徒的候选人不包括主耶稣的肉身兄弟雅各和犹大。保罗和巴拿巴被主拣选在外邦人中间作使徒(九15;十四14;罗十一13;加二9),也不属于这特殊的十二使徒之列。

【徒一23】「于是选举两个人,就是那叫作巴撒巴,又称呼犹士都的约瑟,和马提亚。」

【徒一24~25】「众人就祷告说:『主啊,祢知道万人的心,求祢从这两个人中,指明祢所拣选的是谁,叫他得这使徒的位分。这位分犹大已经丢弃,往自己的地方去了。』」

【徒一26】「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,摇出马提亚来;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。」

  • 使徒并不是一个出于人意的职位,「选举」(23节)他们的是人,实际「拣选」(24节)他们的却是主。
  • 使徒的「位分 ministry」(25节),原文的意思是「服事」(林前十六15)。信徒所有的事工都是服事的「位分」,「因为人子来,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」(可十45)。
  • 「摇签」(25节),指把候选人的名字写在石头上,再把这些石头装在一个容器内,摇动容器,直到有一块石头跌出来,石头上的名字便是当选者。当时犹太人都用抽签来决定人选(路一9;代上二十四5),因为「签放在怀里,定事由耶和华」(箴十六33)。这并不是教导我们如何选举教会领袖,而是教会集体作决定时仰望神的先例。
  • 十二使徒具有特殊的功用,他们要向犹太人见证主耶稣就是弥赛亚(路九1-5),将来还要「坐在宝座上,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」(路二十二30)。所以,十一使徒不需要为后来殉道的使徒雅各(十二2)寻找替代者,却在主的带领下填补了卖主的犹大所空缺的「位分」。虽然「这位分犹大已经丢弃,往自己的地方去了(25节),但神的救恩计划却势不可挡,不会因着人的失败而受阻挡。现在,十二使徒的「位分」已经被恢复、堵住了服事上的破口,门徒们就可以准备迎接圣灵的降临了。

《使徒行传》背景

  《使徒行传》(希腊文: Πρ?ξει? ?ποστ?λων,英文:Acts of the Apostles)原文是希腊文,记载了耶稣基督借着圣灵、透过祂的身体教会,把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向地极的经过。《路加福音》与《使徒行传》被视为同一卷书(Luke–Acts)的上下册,两者的总篇幅(总共37933个希腊单词,2157节)占了新约圣经(总共138020个希腊单词,7956节)的27.5%,比所有的保罗书信加起来还长,作者是使徒保罗的同工路加(提后四11;门24)。这两卷书最初是为提阿非罗写的,他很可能是一位赞助本书刊行的外邦慕道友或初信者,所以本书尽量避免犹太人的特殊用语。路加可能是一位来自安提阿的外邦医生(西四10-11、14),他详细考察了许多资料,访问了许多目击证人,许多还是他与保罗同工时的亲身经历,所以细节非常精确。路加可能在保罗被囚凯撒利亚的两年期间收集了这些资料(二十四27),并于保罗第二次被囚之前写成了本书,写作时间可能在主后57-63年左右。

  路加首先用优美的古典希腊文写了《路加福音》的序言(路一1-4),但在《路加福音》的其余部分和《使徒行传》,却刻意采用了旧约七十士译本的「希伯来式希腊文风格。因为他清楚地知道,耶稣基督的工作是旧约救恩历史的延续,初期教会所发生的史实都是旧约预言的应验。因此,他用两卷书记录了人类救恩临到世界的历史:《路加福音》叙述人类的救主怎样成就了救恩、开启了神的国度,《使徒行传》叙述祂的门徒怎样向地极传扬救恩、拓展神的国度;《路加福音》记录基督如何在前头行,《使徒行传》记录教会如何在后面跟随;《路加福音》显明了圣子的工作,《使徒行传》显明了圣灵的大能。

  《路加福音》和《使徒行传》之间存在着大量平行(Parallels)和交错(Chiasms)之处,例如:

    1. 耶稣医治瘫子(路五17-25),彼得也医治瘸子(徒三1-8)。
    2. 耶稣使睚鲁的女儿复活(路八41-56),彼得也使多加复活(徒九36-41)。
    3. 一个敬虔的百夫长来找耶稣(路七3),也有一个敬虔的百夫长来找彼得(徒十1)。
    4. 耶稣被人殴打(路二十二63-64),保罗也被人掌嘴(徒二十三2)。
    5. 群众呼喊除掉耶稣(路二十三18),也呼喊除掉保罗(徒二十一6)。
    6. 耶稣四次受审(路二十二66;二十三1、7、13),其中一次是大希律的儿子(路二十三7);保罗也四次受审(徒二十三1、二十四1、二十五6、二十六1),其中一次是大希律的曾孙(徒二十六1)。
    7. 罗马官员三次宣告耶稣无罪(路二十三4、14、22),也三次宣告保罗无罪(徒二十三29;二十五25;二十六31)。
    8. ……

  这些细节不断地提醒我们,《路加福音》和《使徒行传》是浑然一体的。因此,当我们对照阅读这两卷书的时候,不但可以看到按照次序的叙事顺序,而且可以注意到两书整体结构的互相平行,因此体会圣灵怎样带领初期教会的门徒们按照次序、跟随耶稣基督的脚踪去行:

    • A. 序言(路一1-4);
    •  B. 神的预备(路一5-三20);
    •   C. 耶稣被圣灵充满(路三21-四15);
    •    D. 耶稣的第一篇讲道(路四16-30);
    •     E. 耶稣在加利利传讲福音(路四31-九50);
    •      F. 耶稣经过撒马利亚和犹大前往耶路撒冷(路九51-十九44);
    •       G. 耶稣在耶路撒冷受审(路十九45-二十四43);
    •        H. 耶稣差遣门徒向万邦作见证(路二十四44-53);
    • A1. 序言(徒一1-11);
    •  B1. 人的预备(徒一12-26);
    •   C1. 教会被圣灵充满(徒二1-13);
    •    D1. 教会的第一篇讲道(徒二14-47);
    •     E1. 教会在耶路撒冷传讲福音(徒三1-七60);
    •      F1. 教会经过犹大和撒马利亚前往外邦(徒八1-十九20);
    •       G1. 保罗在耶路撒冷受审(徒十九21-二十三10);
    •        H1. 保罗前往罗马向外邦作见证(徒二十三11-二十八31)。

  许多人认为,本书与其被称为《使徒行传》,不如说是「圣灵行传」;因为使徒并非主角、只是器皿(九15),真正叫人归信福音的乃是圣灵,正如主耶稣所说的:「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,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;祂来了,就要为我作见证(约十五26)。但是,更贴切地说,《使徒行传》所记载的乃是至高神通过耶稣基督、借着圣灵在初期教会里的工作,正如主耶稣所说的:「人若爱我,就必遵守我的道;我父也必爱他,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,与他同住」(约十四23)。因此,《路加福音》是说圣子如何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圣父所定的救恩(一1;路二十四46),《使徒行传》是说圣灵怎样把救恩施行在圣父所拣选的人身上(二39;路二十四47)——明白了这个最重要的写作目的,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本书

    1. 虽然记载了圣灵奇妙的工作,但却没有详述圣灵充满和引导,而是显明圣灵怎样主动地施行救恩。
    2. 虽然记载了彼得保罗的事迹,但却没有记录其他使徒的经历,而是显明圣灵怎样有效地推动宣教。
    3. 虽然记载了初期教会的聚会,但却没有定义理想教会的模式,而是显明圣灵怎样活泼地带领教会。
    4. 虽然记载了初期教会的增长,但却没有提供小组倍增的技巧,而是显明圣灵怎样有力地拓展国度。
    5. 虽然记载了四分之一的讲章,但却不是表现人怎样见证福音,而是显明圣灵怎样带听众回应福音。
    6. 虽然记载了医病赶鬼的恩赐,但却不是鼓励一些人邯郸学步,而是显明圣灵怎样印证使徒的权柄。
    7. 虽然记载了忠心事奉的榜样,但却不是呼吁某些人东施效颦,而是显明圣灵怎样在门徒心中运行。

  神造人的目的,是要得着人做祂的儿子和仆人(玛一6),承受祂的基业(弗一5、11),管理祂的创造(创一26),彰显祂的荣耀(赛四十三7)。因着亚当的堕落,人生来就有犯罪的倾向,以致「世人都犯了罪,亏缺了神的荣耀」(罗三23),但神还是要照着祂起初创造的心意,把人恢复成祂的儿子和仆人(出四22-23)。因此,《路加福音》显明圣子怎样成就救恩:「照经上所写的,基督必受害,第三日从死里复活」(路二十四46)。而《使徒行传》显明圣灵怎样施行救恩:「人要奉祂的名传悔改、赦罪的道,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」(路二十四47),把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救恩应用在神所拣选的人身上,好让神能「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」(来二10),并且用他们来「建立基督的身体」(弗四12),叫神「在教会中,并在基督耶稣里,得着荣耀」(弗三21)。

上图:新约时代的罗马帝国

上图:新约时代的罗马帝国

读经有感:留守等候,恒切祷告!(1-14节)

  主复活后以四十天时间多次向门徒显现,一方面对他们讲论神永恒计划中天国福音的大事,一方面让他们明白祂升天前已经完成祂救赎世人的恩典,升天后就必由圣灵到地上来着手更新信徒的生命、启动信徒的使命!

  按上帝的旨意和命定,首先,福音的应许、福音的根基、福音的广传,都必须从选民开始,也必须从圣城开始。其次,信徒不论愿不愿意,都已受托与神同工,作传递基督福音的器皿、桥梁、使者。第三,门徒当时还必须同心合意留守圣城,恒切祷告,等候圣灵的降临!

  一百二十个门徒按着主应许性的嘱咐,聚集在马可楼里的等候和祷告,当然不是逼于无奈,更不是在走投无路时所采消极性的行动。究其实,门徒彼此同心合意、持续等候、恒切祷告,正是顺应上帝旨意、配合上帝安排,最为必要、最为属灵、最为积极的行动——尤其于此恭迎圣灵沛然降临,施展权能,在地上掌权为王,统管万有,在教会当家作主,治理一切的大事上!

默然自问:

  1. 复活之主为何不超越时空亲赴万邦万国,于极短时间内填满天上所预定得救的人数,却让信徒一代代劳师动众出去对天下万民作见证?
  2. 究竟一个人对主全心全意恒切的祷告,较比几个人或一群人,同心合意恒切的祷告,是否在处境、人事、内涵上存在一定的优劣长短?
  3. 如何确定自己绝不会像犹大那样,至终成为上帝在创世以先所预知必因失节而失丧的人?



来源:https://cmcbiblereading.org/

 






上一篇:约翰福音第21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下一篇:使徒行传第2章逐节注解、祷读

点我,加官微,防失联